问题 | 禁止不利变更原则 |
释义 | 禁止不利变更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禁止在审判过程中对被告增加或加重罪名,降低证明标准等,以保障被告的权利。 禁止不利变更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法律原则,其核心内容是对被告人有利的事项不得在审理过程中予以不利变更。也就是说,在刑事诉讼中,一旦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就不能再增加或加重被告人的罪名,也不能更改之前确认的事实和证据。这是为了保障被告人的权利,防止滥用公诉权和降低证明标准等行为的出现。禁止不利变更原则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保护审判公正和司法透明。通过规定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可以使刑事审判更加严格、规范和公正,避免出现类似“抽样取证”“双开”等违法行为,确保刑事审判程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禁止不利变更原则只适用于刑事诉讼吗?禁止不利变更原则主要适用于刑事诉讼中,但是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也有相应的规定。例如,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起诉前需要对相关法律、制度、政策等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不能在诉讼中随意变更其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保证行政活动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禁止不利变更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法律原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被告人的权利和审判程序的公正性。除了适用于刑事诉讼中,还有相应的规定适用于其他领域的诉讼。我们应该加强对禁止不利变更原则的了解和认识,维护法律权益,促进司法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 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 存在下列情形的,举证期限按照如下方式确定: (一)当事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举证期限中止,自驳回管辖权异议的裁定生效之日起恢复计算; (二)追加当事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或者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本规定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为新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确定举证期限,该举证期限适用于其他当事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