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律师分析: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保险法》(修订草案),对农民养老金的问题作出了明确表态和规划。其中,《养老保险法》(修订草案)中提出了将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城乡居民待遇均等。同时,各地将探索建立健全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此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实施乡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率先推进养老保险制度覆盖。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对于农民养老金问题作出了表态和规划,并提出了探索建立健全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旨在为广大农村居民在晚年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 拓展内容: 农民养老金的来源以及发放方式有哪些? 农民养老金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财政补助和社会集资两种方式。其中,国家财政补助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根据部署和规定向农民养老基金注入相应资金,用于支付农民养老金;社会集资则是指根据市场化原则,通过聚集各类社会资本来形成农民养老基金,用于为参保农民提供养老保障。目前,各地普遍采取了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农民养老金足额发放。农民养老金的发放方式也与城镇职工养老金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通过邮寄或银行网点领取,二是通过村委会或社区代发,三是通过社会组织或合作社代发,四是通过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渠道发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保险法》 第十五条 各级政府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从政府财政、社会单位和个人出资等方面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建立充足的基金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