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当事人是否可以在初审判决生效后申请再审?
释义
    再审程序是我国诉讼中的重要制度,用于纠正已生效判决的错误。无论是事实认定还是法律适用,只要存在错误,都应通过再审加以纠正。这一制度贯彻了有错必纠、有错必改、事实求是、司法公正的司法理念。
    法律分析
    当事人初审判决生效没有上诉可申请再审。再审就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再审程序是我国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该程序强调无论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只要有错误即应通过再审制度加以纠正,贯彻了我们国家有错必纠、有错必改、事实求是、司法公正的司法理念。
    拓展延伸
    当事人是否可以在初审判决生效后申请再审? - 再审程序中当事人的申请条件和限制
    在我国法律制度下,当事人在初审判决生效后是可以申请再审的。然而,再审程序中存在一定的申请条件和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初审判决生效后,如发现有新的证据能够推翻原判决、原判决违反法律规定或者有重大事项被漏审,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是,再审申请必须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并且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申请理由。此外,再审申请还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如是否已经经过一审、二审等程序等。因此,当事人在初审判决生效后申请再审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限制。
    结语
    再审程序是我国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其目的在于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无论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只要存在错误,再审制度都应加以纠正。这一程序贯彻了我国有错必纠、有错必改、事实求是、司法公正的司法理念。然而,再审申请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限制,包括在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申请,并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申请理由。当事人在初审判决生效后申请再审,应当明确了解相关规定,确保满足申请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