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能适用缓刑的案件有哪些 |
释义 | 不能适用缓刑的案件:犯罪分子是累犯的案件;犯罪分子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案件;被判处超过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案件;以及犯罪情节较重、社会危险性较大的案件等。 一、缓刑征信不好贷款怎么办 能不能贷款需要看银行的态度。 缓刑是指有条件的不执行原来判决的刑罚。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是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类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都比较轻,如果罪行较重,判处的刑罚在3年以上的,或者是累犯的,都不能适用缓刑。第二是该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是否可以适用缓刑的关键是该犯罪分子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只有不予关押不会危害社会的,才能适用缓刑。如果犯罪分子有可能危害社会,即使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而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要综合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以及其他情况综合认定。 向银行贷款属于民事合同,是基于个人还款能力和信用进行的,造成他人人身伤害被判缓刑这是刑事责任,当事人仍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一般来说,两者之间并没有特别大的关联,缓刑至多影响银行对个人信用评估的判断。 二、缓期执行和缓刑的区别是什么 缓期执行和缓刑的区别如下: 1、缓刑是对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在一定期间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 2、缓期执行是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 判缓刑的条件如下: 1、犯罪分子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犯罪情节轻微; 3、犯罪分子具有悔罪表现; 4、犯罪分子没有再犯危险性,而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不利影响。 但是,对于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 三、诈骗犯可以取保吗 诈骗罪的犯罪分子是可以取保候审的。 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包括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两个方面。 其中积极条件包括: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消极条件包括: (一)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二)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察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但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或者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除外。 诈骗罪在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下,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即使有其他严重情节,也可能被判处期限较长的有期徒刑。且诈骗罪不属于严重暴力犯罪,因此在诈骗罪的犯罪分子不是累犯、不是犯罪集团的主犯、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不致有碍侦查的情况下,诈骗罪的罪犯是可以取保候审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四条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