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实缴资本多久才可以取出 |
释义 | 一般是公司成立后就可以取出来,但是这钱就必须用在公司需要使用的地方,还要开具相关发票。提取出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正常投资,公司的日常经营开销,发放人员的工资,购买设备材料,购买办公用品等等,这些行为都是可以的。另一种是股东借款,从法律意义上说,企业一但经营成立,就和投资者形成两个完全独立的法律主体,而两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之间发生借贷关系,从法律上来说是合法的,作为法律主体的投资者没有侵占被投资者的合法财产,就不能算作抽逃。 一、企业筹资的方式有哪些 企业筹资的方式有: 1、吸收直接投资:指企业以合同、协议等形式吸收国家、其他法人、个人、外商和港澳台等主体直接投入的资金,形成企业自有资金的一种筹资形式; 2、发行股票:指符合条件的发行人以筹资或实施股利分配为目的,按照法定的程序,向投资者或原股东发行股份或无偿提供股份的行为; 3、利用留存收益:指企业将留存收益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所实现的净收益留在企业,而不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其实质为原股东对企业追加投资; 4、向银行借款:指银行根据国家政策以一定的利率将资金贷放给资金需要者,并约定期限归还的一种经济行为; 5、利用商业信用:指在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贷款所形成的企业间的借贷关系。概念商业信用筹资的概念:商业信用筹资是利用商业信用进行融资行为; 6、发行公司债券: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7、融资租赁:也称为金融租赁或购买性租赁。是目前国际上使用得最为普遍、最基本的形式。 二、股东与法定代表人的区别 首先,股东无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只是公司的投资者,在公司成立后,享有分配利润等股东权利,并负有承担公司亏损、资不抵债等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法人、是一个经营实体,一切运行要严格遵守《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 法定代表人是法律意义上代表公司履行相应公司运营职责的,不仅要履行企业管理的职责,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可以由股东担任、但也可以由股东任命股东之外的人来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法定代表人有权直接代表本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和应诉,其所进行的诉讼行为,就是本单位(或法人)的诉讼行为,直接对本单位(或法人)发生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与法人的代表是有一定区别的,代表人的行为不是被代表人本身的行为,只是对被代理人发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就是企业、事业单位等本身的行为。 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上,股东作为出资者按其出资数额(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