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强制措施执行中要遵守哪些规定?
释义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2、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3、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4、通知当事人到场;
    5、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6、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7、制作现场笔录;
    8、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9、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一、行政处罚告知义务内容
    1、告知执法身份。行政主体在进行行政执法活动时,应首先向行政相对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如出示证件、按规定穿制式服装、佩带执法标志、使用专用执法工具等。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当场盘问、检查他人之前,要出示相应证件。
    2、告知相对人享有的权利和救济方法。告知行政相对人权利和救济方法,是行政执法主体作出处罚决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同时也是相对人的一项重要权利。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应“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如陈述权、申辩权、申请复议权、起诉权等。其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3、告知所实施的行政行为内容。行政执法主体对行政相对人采取某项行政行为,必须告知其该项行政行为的具体内容,让相对人充分了解有关事项,这样便于当事人及时履行为其设定的相关义务。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种类、数额、时间、地点等,并当场交付当事人。如执法人员对于罚款,就必须告知当事人在一定的期限内到指定的地点缴纳罚款。
    4、告知实施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和理由。行政主体在告知相对人行政行为内容的同时,还要向其说明作出该种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及事实理由。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其第四十一条还规定,行政执法者未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法律根据的,该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5、告知相关法律后果。作为行政执法的一部分,行政主体在对相对人采取诸如行政强制措施等行政行为时,应当告知相对人逾期不履行相关义务的严重法律后果,如将会受到更重的处罚、罚款、强制执行等,以促使其自觉履行。
    二、行政处罚的流程
    (一)简易程序
    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指行政处罚主体对于事实清楚、情节简单、后果轻微的行政违法行为,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程序。
    1、适用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违法事实确凿;
    (2)对该违法行为处以行政处罚有明确、具体的法定依据;
    (3)处罚较为轻微,即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对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
    2、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遵守以下程序:
    (1)出示执法证件,表明执法人员身份;
    (2)告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根据;
    (3)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4)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5)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
    (二)一般程序
    一般程序是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的基本程序。
    一般程序适用于处罚较重或情节复杂的案件以及当事人对执法人员给予当场处罚的事实认定有分歧而无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
    一般程序的具体内容有:
    1、调查取证;
    2、告知处罚事实、理由、依据和有关权利;
    3、听取陈述、申辩或者举行听证会;
    4、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5、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0: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