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执行程序
释义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行政强制措施是暂时性的,用于达到目的;行政强制执行是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达到管理目的。其区别在于前提、动因、实施主体和结果不同。法院行政强制执行程序包括行政机关向法院申请、法院审查、裁定执行与公告送达。
    法律分析
    一、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区别有哪些?
    行政强制措施只是手段是一种暂时性的行政行为。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不得已的行为。强制措施具有预防性的特点。行政强制执行则是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达到行政管理目的,比如责令当事人改正而当事人拒不改正,则按照法律程序强行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改正。
    1、前提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是法定义务人不履行法定义务;行政强制措施不以行政相对人不履行法定义务为适用条件,而是以危害社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前提。
    2、动因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起因只能是义务人负有不作为义务而作为或负有作为义务而不作为的行为;而行政强制措施的起因,既可以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也可以是危害社会的某种事件的发生,甚或是某种状态的出现。
    3、实施主体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只有行政机关。
    4、结果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结果是以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而结束;行政强制措施在情况调查清楚后,经认定不需要继续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应该解除强制、恢复原状,经认定需要继续实施强制措施的,应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理决定。
    二、法院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是怎样的?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义务,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的申请,一般进行书面审查。对不受理的应当在五日内书面通知行政机关,并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行政决定不具备法定执行效力、行政决定没有法定依据、明显事实不清或者违反法定程序的以及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的,裁定不予执行。经审查,认为符合申请执行条件的,人民法院作出执行裁定,在三日内发布公告并送达当事人,限定当事人履行的期限。
    结语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在前提、动因、实施主体和结果等方面存在差异。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一般包括行政机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进行书面审查、裁定是否执行以及发布公告和送达当事人等步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收到催告书后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记录、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八条 催告书、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拒绝接收或者无法直接送达当事人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二章 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第十三条 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
    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7: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