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纠纷投诉处理程序的运作方式是怎么样的 |
释义 | 医疗纠纷调解与诉讼:患者在门诊遇到纠纷可先向科室投诉,若不成功可向门诊办公室或医患办投诉。根据法律,医患可通过协商调解、行政处理或诉讼解决纠纷。诉讼阶段需注意准备工作,包括与医务科联系、索取病历等。首次开庭时,患方应仔细审查病历,排除不利证据。 法律分析 患者在门诊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如与医务人员发生纠纷,您可以通过正常途径向医院投诉。首先,您可以向医疗纠纷发生所在科室负责人投诉,由其科室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您可以向门诊办公室投诉,并填写投诉意见表,由门诊办公室进一步调解。如果调解仍然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向医院医患办进行投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诉讼通常是医患双方解决纠纷的首选途径。在此过程中,法律为您提供了指导。 一、发生医疗纠纷如何调解? 调解的方式有三种,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或者一种调解不成功再用其他方式进行调解。调解方式如下: 1、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有尊重患方知情权的义务,应当就患者病情及诊断治疗经过做出专业性的说明解释,加强与患方的沟通,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2、调解:医患双方通过沟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则,互谅互让达成一致和解意见的,应当签订协议书,由医、患双方签字盖章。 3、第三方调解。医疗纠纷可以卫生行政部门第三方来进行行政调解。第三方处于居中地位,通过规范教育,说服引导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 二、针对医疗纠纷,诉讼的话需注意哪些事项? 1、诉前准备工作。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论记录等所有资料),向医务科索要《医疗纠纷投诉表》回执。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便可选择适用何种法律方式解决纠纷了。 2、诉讼。提起诉讼后,法院会安排时间进行第一次开庭,该次开庭主要确认医患双方的诉讼主体资格、对双方提交的病历资料进行质证,经过质证的病历将在第一次开庭后由法院移交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所以在首次开庭这一阶段患方应把握好机会,认真仔细审查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尽可能将对自己不利的病历资料排除出有效证据之外。 结语 患者在门诊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如果与医务人员发生纠纷,可以通过正常途径向医院投诉。患者可以选择向医疗纠纷发生所在科室负责人投诉,由其科室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可以向门诊办公室投诉,并填写投诉意见表,由门诊办公室进一步调解;如果调解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医院医患办进行投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诉讼通常是医患双方解决纠纷的首选途径。在此过程中,法律为您提供了指导。 法律依据 第四十三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医师考核工作。 第四十七条 国家鼓励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向村民提供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通过医学教育取得医学专业学历;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依法取得医师资格。 第四十八条 医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