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法规定子女结婚有休假吗 |
释义 | 我国劳动法规定,子女结婚不享有父母假期,只有本人结婚才有婚假。《民法典》规定,按法定结婚年龄结婚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只有3天法定婚假。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探亲假期间结婚不另给假期。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婚假工资计算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约定,未约定的按正常出勤工资的70%计算。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法律分析 一、劳动法规定子女结婚有休假吗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未规定子女结婚父母享有假期,而只规定本人结婚才享有相应的婚假。 二、《民法典》婚假的有关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三、婚假工资的计算方式 婚假工资计算:签有劳动合同,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计算;签有集体合同,且集体合同工资高于劳动工资,按集体合同的工资计算;没有签订任何合同或者协议的,婚假假期工资的计算方式是按当事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时的每月工资的70%来计算;其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结语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子女结婚并未规定父母享有特殊的假期。只有本人结婚时才享有相应的婚假,根据法定结婚年龄和晚婚年龄的不同,享受的婚假时长也有所区别。此外,如果结婚双方不在同一地工作,还可根据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婚假工资的计算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进行,如果没有明确约定,则按当事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时的每月工资的70%来计算。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的工资。 法律依据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决议: 第三条 职工探亲假期: (一) 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二) 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三) 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决议: 第五条 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工资。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修正): 第五章 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二十四条 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六十天,给予男方护理假二十天。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用人单位应当保障生育假、护理假待遇落实。 子女三周岁以下的夫妻,每年分别享受累计十天的育儿假,育儿假视为出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