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单位可以分期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用人单位不可以分期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经济补偿金应该一次性发放给劳动者作为经济上的补助,且不能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应提取的福利费用。 法律分析 单位不可以分期支付经济补偿金。我国相关法律明文规定,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二条规定,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 第十二条规定,经济补偿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应提取的福利费用。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解除后,经济补偿金怎么处理?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如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未及时足额提供劳动保护等,导致劳动者提起诉讼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案例并不在少数。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超过三个月,或者拖欠劳动者三个月以上未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告知用人单位,通过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劳动合同法》还明确规定了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然而,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并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是通过与劳动者协商、达成和解或者达成和解协议的方式解决劳动纠纷。对于这种情况,《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书面记录协商或者和解过程,并在和解协议达成后15日内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总之,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对于拖欠工资、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未及时足额提供劳动保护等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以通过诉讼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 结语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同时,《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经济补偿金应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劳动者。此外,根据第十二条规定,经济补偿金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应提取的福利费用。因此,单位不可以分期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二条 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十二条 经济补偿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应提取的福利费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