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挂靠单位和自己交社保的区别 |
释义 | 挂靠单位和自己交社保的区别如下: 1、缴费方式不同:挂靠单位是指个人通过与其他单位或个人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以个人的名义缴纳社保费用,由挂靠单位代为缴纳。而自己交社保是指个人直接向社保部门缴纳社保费用; 2、社保待遇不同:挂靠单位和自己交社保的人在缴纳的社保费用上没有区别,但是在享受社保待遇时有所不同。挂靠单位的个人社保账户属于挂靠单位,因此在享受社保待遇时,需要通过挂靠单位来办理。而自己交社保的人则可以直接到社保部门办理社保待遇; 3、风险责任不同:自己交社保的人需要承担自己的社保费用和风险责任,如社保账户欠费、社保待遇不足等,都需要自己承担。而挂靠单位则可以通过与挂靠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将一部分风险责任转移给挂靠单位。 社保的缴纳条件一般包括: 1、个人身份:社保制度是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因此只有符合中国国籍或者在中国境内合法工作和居留的个人才能参加社保,包括中国公民、外籍人士、港澳台居民等; 2、缴费主体:社保缴费主体包括用人单位和个人劳动者,用人单位需要为所雇佣的员工缴纳社保费用,个人劳动者需要自行缴纳社保费用; 3、缴费基数:社保缴费基数是指用于计算社保缴费金额的基础金额,一般是按照个人的工资、薪金收入计算。不同地区的社保缴费基数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4、缴费比例:社保缴费比例是指企业和个人应缴纳的社保费用占工资、薪金的比例。不同社保险种的缴费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 5、缴费期限:社保费用一般是每月缴纳,缴费期限一般是在当月的15日之前或月底前。具体的缴费期限可能会因地区和社保险种而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以上的条件和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社保险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以当地相关政策和规定为准。另外,不同的社保险种可能会有不同的条件要求,例如参保人员的年龄、职业等。因此,在参加社保前,最好了解当地社保制度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第六条 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