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1年非机动车驾驶禁止规定 |
释义 | 驾驶非机动车需遵守规定,禁止醉酒、违规转弯、牵引他车等行为。责任以交警认定为准,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驾驶非机动车需遵守交通管理规定,避免事故发生。非机动车撞机动车责任需由交警部门认定。 法律分析 一、驾驶非机动车禁止什么行为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2、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3、不得醉酒驾驶; 4、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 5、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 6、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7、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 8、非下肢残疾的人不得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9、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 10、不得在道路上学习驾驶非机动车。 二、非机动车撞机动车责任如何承担 责任以交警部门认定为准。主要责任责任划分标准: 1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首先要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所有赔偿责任依据的开始。 2、对于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致人人身损害,主要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赔偿等。建立的基础是伤残等级鉴定基础之上。伤残等级鉴定是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 3、伤残等级后确认后,依据当地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以及受害人的年龄、户籍来确认各项赔偿责任。 4、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伤亡,可以聘请律师,律师费用也由将来的败诉方承担。 要是驾驶非机动车上路的话,则也要注意上述规定的禁止行为。同时非机动车上路也是要遵守相关的交通管理规定的,这样才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若出现了非机动车撞机动车的情况,此时对事故责任的认定仍需要由交警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 结语 驾驶非机动车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如年龄限制、不醉酒驾驶等。同时,在转弯、超车等时要注意礼让和示意,不得牵引、攀扶车辆,也不得扶身并行、追逐竞驶。此外,不得骑独轮自行车或多人骑行的自行车,非下肢残疾者不得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若发生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交通事故,责任以交警部门认定为准。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赔偿责任根据伤残等级、年龄、工资等因素确定。遵守交通规定,才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九十二条 校车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注销其校车驾驶资格,通知机动车驾驶人换领机动车驾驶证,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一)提出注销申请的; (二)年龄超过60周岁的; (三)在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 (四)有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以及驾驶客运车辆超员、超速等严重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 (五)有记满12分或者犯罪记录的; (六)有传染性疾病,癫痫病、精神病等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疾病,有酗酒、吸毒行为记录的。 未收回签注校车驾驶许可的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公告其校车驾驶资格作废。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八条 机动车驾驶人申请取得校车驾驶资格,应当向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确认申请信息,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动车驾驶证; (三)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二节 监督管理 第八十条 机动车驾驶人在实习期内发生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被记满12分的,注销其实习的准驾车型驾驶资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