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认定劳动关系的法律基础
释义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即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若未签订合同,可通过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等证件、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和证人证言等来确认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则可以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如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则可根据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来认定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拓展延伸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程序与标准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程序与标准是指在劳动法律框架下,确定雇佣关系的合法性和性质的过程。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关系的认定需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标准。程序包括收集相关证据、申请认定、听证、调查等环节,确保公正、透明的决策过程。而标准则涉及雇佣关系的要素,如雇佣合同、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条件等。通过对这些要素的评估和比对,判断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程序与标准的明确性和准确性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市场秩序至关重要。
    结语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程序与标准是确保劳动者权益和维护劳动市场秩序的重要保障。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雇佣双方的劳动关系可以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确认。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则可以依据工资支付凭证、社会保险费缴纳记录、工作证等证件、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和其他劳动者证言等来认定劳动关系的存在。明确的法律程序和标准能够确保认定过程的公正、透明,并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