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走私法》,举报人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涉及走私犯罪的行为。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应予保密并受到法律保护,报酬也可根据情况给予。但如果举报人的举报行为是虚假的,不仅可能会被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也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走私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走私犯罪活动的,有权向有关部门报告。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有举报行为并提供了证据的,对当事人的举报行为所涉及的有关事项,应当调查核实,对经核实属实的,应当认定其事实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制造、销售伪劣产品,情节严重的,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且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害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百零二条规定:对举报人和协助追究有关犯罪行为的人员,应当采取保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