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院保全含义是什么
释义
    法院保全包括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旨在保障民事诉讼中的权益。财产保全是在判决前采取的强制措施,防止被告转移财产。申请人需提供担保,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方式。证据保全是为获取可能灭失或难以获得的证据,包括询问调查、拍照录像、抄写复制、鉴定勘验等方法。
    法律分析
    法院保全从广义来讲,分为两种,一种是财产保全,一种是证据保全。保全程序,是为了保障民事诉讼而产生的一种制度,一般只存在于民事诉讼中。
    财产保全,通俗来讲,为了避免被告恶意转移财产,在法院判决以前,对被告财产采取的强制措施。
    财产保全,申请人一般需提供担保,担保的金额应当与申请查封的金额相当。财产保全可采取查封房产、扣押机械、交通工具、冻结银行存款、证劵账户等方式。
    证据保全,是指人民法院,依据申请人的申请或当事人的请求,以及依职权对可能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证据。证据保全的的方法有三种:
    1、向证人进行询问调查,取得证人证言。
    2、对文书、物品进行拍照、录相、抄写、复制等。
    3、对证据进行鉴定或勘验。
    拓展延伸
    法院保全的法律适用范围及实施程序
    法院保全是指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其他法定情形,为保护诉讼权益或财产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法律适用范围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等领域。在实施程序上,一般包括申请、审查、决定和执行等环节。具体程序可以根据不同的法律规定和案件情况而有所差异。法院保全的目的是确保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保护,防止被告在诉讼期间转移财产或采取其他损害当事人权益的行为。法院保全措施的具体形式可以是财产保全、证据保全、行为保全等。通过法院保全,可以有效维护诉讼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法院保全是为保障民事诉讼权益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包括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财产保全是为防止被告恶意转移财产而采取的强制措施,申请人需提供相应担保。而证据保全则是为了确保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的证据的保存,包括询问调查、拍照录像、鉴定勘验等方式。法院保全的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权益,防止被告在诉讼过程中损害当事人权益。通过法院保全,可以维护诉讼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