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滞纳金多少受法律保护 |
释义 | 法律分析:一、滞纳金多少受法律保护 法律对滞纳金的数额有具体的规定。即对于行政处罚中的滞纳金,最高不超过行政处罚的本金数额。但对于民事合同,没有滞纳金的规定,只有违约金。对于民事合同的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最高不能超过违约损失数额的30%,超过30%的,则为过分高于所遭受的损失,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五条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二、滞纳金和违约金的区别 1、适用的范围不同 滞纳金主要适用于行政税收领域,如按照《税法》有关规定,税务机关对不按规定期限交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拖欠税款,依法按日加征一定比例的罚金。其他管理领域凡存在金钱给付义务的,当相对人不履行义务时,都有采用滞纳金的可能,如环保的排污费等。滞纳金措施既可以避免因义务人不履行义务使国家利益受损害,同时也能避免因直接施加于相对人使其权益受损,并能促使其尽快履行义务,因此可作为行政管理的有效手段。滞纳金发生在不平等的行政关系主体之间。 违约金主要适用于民法领域,一般由当事人签订合同时约定的,而且违约金是由合同当事人自行商讨后决定的,法律并不会主动干预。 2、双方主体的地位不同 滞纳金发生在不平等的行政关系主体之间,可作为行政管理的有效手段;违约金属民事法律体系中的概念,是因违反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的具有赔偿性的金钱给付义务,发生在平等民事关系主体之间。 3、滞纳金具有法定性、强制性 滞纳金是由法律的规定,不能讨价还价,并通过国家强制执行来保障实施的,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而违约金是由双方订立合同时约定的,可高可低,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而且当一方违约时,如果违约方不支付违约金,守约方还需要通过诉讼的途径追究对方的责任。 纳税义务人若故意逃税,或者是意外算错了自己应该缴纳的税额,税务机关在发现之后,除了会要求其补缴税额之外,还会要求其支付一定的滞纳金。如果是由于税务机关的过错导致税额少缴的,那么就不需要缴纳滞纳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五条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