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监察部门可以对企业进行什么处罚?
释义
    劳动监察部门可对违法用人单位罚款。根据劳动保障法律,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进行调查,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其中罚款是一种常见的处罚方式。劳动监察部门应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对于违法行为,可以进行罚款、责令改正或作出其他行政处理决定。对于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事项的违法案件,应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则应移交司法机关。
    法律分析
    劳动监察部门会对违法的用人单位罚款。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劳动监察部门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而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之一就是罚款。
    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第十八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根据调查、检查的结果,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对应当改正未改正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决定;
    (三)对情节轻微且已改正的,撤销立案。
    发现违法案件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事项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拓展延伸
    劳动监察部门的执法措施及处罚范围
    劳动监察部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负责监督和执法劳动法律法规。在对企业进行监察时,劳动监察部门可以采取多种执法措施,并对违法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执法措施包括现场检查、调查取证、询问相关人员等,旨在查明违法行为。处罚范围涵盖了多个方面,如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相关许可证件、行政拘留等。具体的处罚措施将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来决定。劳动监察部门通过执法措施和处罚,维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促进了企业的合法经营和社会稳定。
    结语
    劳动监察部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对违法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用人单位,可能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劳动监察部门将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违法行为的调查,并根据情节轻重作出相应处理。劳动监察部门的执法措施和处罚措施旨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合法经营和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十六条 【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十三条 【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管理体制】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当听取工会、企业方面代表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已规定处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6: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