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间借贷纠纷处理的原则都有哪些? |
释义 | 1、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但最高不能超过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四倍,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那么超出的部分将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借贷双方对借贷利率发生争执,-般参照以上对利率的规定,参照银行同期同类贷款的利率。 2、在发生民间借贷纠纷的时候,原告需要提供相关的借贷书面证据,即使没有书面证据的也应提供两人以上的证明人,并要求证明人需是同自己无利害关系的人。 3、如果双方约定为无息贷款,但在约定的还款日之后偿还的,需要债务人支付利息,具体标准可以参考银行同期的利率。4、从借贷的目的来看,如果债权人知道债务人借款是从事非法活动并且仍然借款的,其借出的款项不受到法律保护。 5、担保人需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承担自己的担保责任,且受到担保时效的约定。如果只是起联系和介绍的人,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 6、如果借款目的是用于多人使用,如合伙经营生意。虽然是以个人名义借贷的欠款,但仍然需合伙人共同偿还。 7、如果在追查债务人欠款的时候发现债务人有隐藏自己财产等行为,法院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冻结和变卖其财产,用于履行其借贷责任。 由于并非所有的公民、单位在借款后都会还款,也不是所有的出借人在债务人偿还了全部的债务之后不会重复向对方主张债权,故此在现实生活之中,债务纠纷是时有发生的,此类纠纷发生之后,可以采取的处理办法包括协商、起诉等。 一、民间借贷中的风险有哪些 1、债务人信用的风险 关于债务人的身份问题,有两点值得注意: (1)债权人应当审查债务人的身份证件,并要求债务人当面书写借条。如果债务人将事先写好的借条交给债权人的话,就不排除该借条中债务人的签名系由他人代签的可能。 (2)如果借款人同时又是某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话,债权人一定要明确债务人是该借款人本人还是其所代表的公司或企业。在法律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可以代表公司或企业从事包括付款在内的民事行为的。如果债权人不对债务人的身份加以明确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借款人身份混同的情形。 2、借款用途的风险 在民间借贷中要注意恶意借贷的问题,也就是借款人筹集资金所指向的对象为非法用途的借贷关系。对于这种借贷关系,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该行为因为违反了国家法律,也被确认为无效。 在实践中,往往有些借款人筹集资金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出借人则也往往牟利心切,未注意审查借款人借款的用途,或有的明知其借款是为其非法活动提供资金的仍盲目出借。但是,如经司法机关查实,是可以依法没收出借的款项,并可对违法借贷的双方处于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更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样,对出借人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3、损失利息的风险 利息风险包括没有约定利息、约定的利息超过有关规定、约定的利息不符合法律规定等、约定利息要合法。借贷关系的成立,出借人的初衷是为了赚取一定的利息收入,但是利率的约定也是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调整。借贷双方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以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2)当事人约定了利率标准发生争议的,可以在最高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的标准内确定其利率标准。 (3)在有息借贷中,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即不得搞高利贷。 (4)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否则不受法律保护。 4、担保风险与防范 如果担保主体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职能部门或者法人的分支机构,那么这些担保主体就可能不具备合法的资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