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借条属于借款合同的一种,也受民法有关合同的法律规定的规制。借条应包括以下内容:放款人和借款人的准确信息、借款的金额以及用途、借款的期限,借款的起始时间和截止日期、如果有约定利息的应该明确借款的利息,且确保该利率没有超过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还需明确还款的具体方式、最后还应有借款人和放款人的签字或盖章。具备上述内容的借条属于约定较为完善的借条,有利于保护放款人和借款人的利益。借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受法律保护:第一,根据相关规定,借条以从事非法活动为目的而订立的,该借条是无效的。第二,借条是一方欺诈或胁迫另一方做出的,该借条属于可撤销的,被欺诈或胁迫的一方可以请求法院撤销该借条。第三,借条约定的利率超过法律规定,该利率的约定无效,借条以国家规定的利率计算利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