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违反国境入境规定罪:出境限制有哪些?
释义
    《刑法》对偷越国边境罪的刑罚有明确规定,但未对出境限制年限做出规定。偷越国边境罪的客观要件包括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情节严重的偷越国(边)境行为。具体判断需综合考虑犯罪动机、目的、行为方式等因素。对偶尔非法出入境、情节不严重或因误解而偷越国(边)境的情况,一般不以犯罪论处,可给予治安行政处罚或批评教育。
    法律分析
    偷越国边境罪出境限制年限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
    《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偷越国(边)境罪】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偷越国边境罪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偷越国(边)境”,是指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非法出入国(边)境的行为。其偷越国(边)境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表现为在不准通过的地点秘密出入境,有用船偷渡的,也有靠车马或步行偷越的;有的虽然是在指定的地点通过,但伪造、涂改、冒用出入境证件或用其他蒙骗手段蒙混过关的,例如有人藏在进出国(边)境的飞机、船只、汽车里,也有人藏在叫入境装货的集装箱或行李箱中。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只要是实施了非法出入境等行为的,都是偷越国(边)境行为。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仅只是涂改、伪造了出入境文件,还没有进一步实施偷越国(边)境行为的,就不能构成本罪,而可能触犯其他罪名,如伪造公文、证件、印章罪,对外国人入境后在我国非法居留、停留的,或者到不对外国人开放地区旅行的、都不能视为偷越同(边)境的行为、不能以本罪论处。
    具体地,应结合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犯罪行为的方式及造成的后果、偷越国(边)境的次数等因素予以全面分析,综合认定。对那些边民、渔民为探亲访友、赶集、过境作业等原因偶尔非法出入国(边)境;或者是为贪图省事而非法出入国(边)境,情节不严重的,以及因听信他人唆使、不知道偷越围(边)境是违法行为而偷越国(边)境等情况,一般不以犯罪论处。在国(边)境地区误出误人的,更不应作为偷越国(边)境罪处理。偷越国(边)境的一般违法行为,可给予治安行政处罚或者批评教育,使其改正。
    结语
    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偷越国边境罪是指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情节严重地非法出入国(边)境的行为。对于偷越国边境的行为,需要综合考虑犯罪动机、目的、行为方式以及后果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判定。对于情节不严重、偶尔非法出入境的边民、渔民,以及不知情违法的情况,一般不会以犯罪论处,而是给予治安行政处罚或批评教育,以促使其改正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第八章 移管被判刑人 第二节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移管被判刑人 第六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向外国请求移管中国籍被判刑人,外国可以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移管中国籍被判刑人。移管的具体条件和办理程序,参照本章第一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章 调查和遣返 第六十二条 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遣送出境:
    (一)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
    (二)有不准入境情形的;
    (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
    (四)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
    其他境外人员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遣送出境。
    被遣送出境的人员,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一至五年内不准入境。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