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企业转制对职工的补偿措施
释义
    劳动者离职时的经济补偿金应根据员工工作年限和企业月平均工资确定,工作时间不满一年也应按一年计算。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按不高于3倍的标准计发。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置可以采取身份置换、买断工龄和经济补偿等方式。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员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员工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工资补偿:
    1.劳动者工作未满六个月按照半个月工资补偿;每满一年按照一个月工资赔偿(满六个月不满一年按照一年计算)。这里的月工资标准为劳动者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月工资,且赔偿年限最高为十二年。
    2.职工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应该和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前12个月正常生产情况下的企业月平均工资一致工月平均工资超过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照不超过3倍的标准确定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照企业月平均工资确定。
    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置:
    1、员工身份置换,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2、买断工龄,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3、经济补偿的支付方式,主要有货币补偿、股权补偿和债券补偿等方式。
    拓展延伸
    企业转制对职工的补偿措施: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关键举措
    企业转制对职工的补偿措施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关键举措。在企业转制过程中,职工可能面临职位调整、工资待遇变动等风险,因此,为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必须制定相应的补偿政策。这些补偿措施可以包括经济补偿、职业培训、就业安置等方面。经济补偿可以确保职工在转制过程中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减轻其经济负担。职业培训可以提升职工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顺利转岗就业。就业安置则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和职业转型支持,确保职工能够顺利过渡到新的工作岗位。通过这些补偿措施,企业转制不仅可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还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结语
    在企业转制过程中,为了保障职工的权益,制定相应的补偿政策至关重要。经济补偿、职业培训和就业安置是其中关键的措施。经济补偿能减轻职工的经济负担,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就业安置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转岗。这些措施不仅维护劳动者权益,也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企业转制对职工的补偿措施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关键举措。
    法律依据
    《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
    第十三条改制企业对所欠原主体企业的债务,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按期偿还;原主体企业要按规定妥善处理拖欠职工的集资款、工资、医药费和欠缴社会保险费等债务问题。
    第十五条对分流进入改制为非国有法人控股企业的富余人员,原主体企业要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职工个人所得经济补偿金,可在自愿的基础上转为改制企业的等价股权或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八条公司职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组织工会,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公司应当为本公司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公司工会代表职工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依法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7: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