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需遵守哪些规定? |
释义 |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报告批准、多人实施、出示身份证件、通知当事人、告知理由和权利、听取陈述、制作笔录、签名或盖章、邀请见证人、遵循法定程序。 法律分析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四)通知当事人到场; (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七)制作现场笔录; (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拓展延伸 行政强制措施的合法性审查标准及适用范围 行政强制措施的合法性审查标准及适用范围是指对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所需遵守的规定进行审查和界定。在我国,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以确保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合法性审查标准包括是否具备法定权限、是否存在合法依据、是否符合正当程序等方面。而适用范围则涉及到行政强制措施具体适用的对象、领域和条件等。这些标准和范围的明确性能够保障行政机关行使强制措施的合法性,维护公平正义,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结语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合法性审查标准及适用范围是确保行政行为合法合理的重要保障。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必须遵守一系列规定,如报告批准、多人实施、出示身份证件等。此外,还需通知当事人、告知理由和权利、听取陈述和申辩、制作现场笔录等程序。这些标准和程序的明确性,保障了行政机关行使强制措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标准涉及法定权限、合法依据和正当程序等方面,适用范围则涉及对象、领域和条件等。只有确保行政强制措施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才能维护公平正义,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四)通知当事人到场; (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七)制作现场笔录; (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