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诈骗罪与经济合同纠纷的司法认定 |
释义 | 合同欺诈与合同纠纷的主要区别在于履约诚意和实际行动。合同欺诈者通常缺乏履约能力且使用欺骗手段,不会真正履行合同。而合同纠纷可能存在个别欺骗行为,但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因此,要注意考察履约能力、欺骗手段和实际行动等方面来判断合同当事人的诚意。 法律分析 二者有相同之处,即都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合同,使对方受到损失; 并且后者的一方在签定合同时也可能有某种欺骗性的因素,但是,前者是刑事犯罪,后者则是民事纠纷,二者有本质不同。 根据实践经验,一般应注意考察以下几方面: 1、行为人有无实际履约能力。一般情况下,有履约诚意的,都是有履约能力的,否则就不会签订合同。而合同诈骗者则往往是根本没有履约能力的。 2、行为人签订合同有无使用欺骗手段。合法企业签订合法有效的合同,没有适用欺骗手段,且有履约能力,一般是可以证明其有履约诚意的。 但是应当指出,在经济合同纠纷中,也并非不可能存在任何欺骗因素,只是在履行合同中违反合同的个别条款,属于民事上的欺诈行为,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3、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有履行合同诚意者,必然会努力创造条件履行合同,而合同诈骗者一般是不会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的,有的即使履行部分合同,也是为了骗取对方信任,以达到骗取其财物之目的。 拓展延伸 司法实践中的合同诈骗罪与经济合同纠纷认定标准及争议分析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合同诈骗罪与经济合同纠纷的认定标准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以虚假、欺诈手段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而经济合同纠纷则是指在经济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合同诈骗罪的认定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虚假陈述、故意欺诈等因素。而对于经济合同纠纷的认定则需要考虑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违约行为、损失程度等因素。然而,由于合同诈骗罪与经济合同纠纷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认定标准的界定仍存在争议。相关法律界和学者们正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与讨论,以期能够形成更为明确和统一的认定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罪与经济合同纠纷在性质上存在本质区别。合同诈骗罪是指以虚假、欺诈手段获取不当利益的刑事犯罪,而经济合同纠纷则是民事纠纷,涉及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违约行为和损失程度。在实践中,我们应关注行为人的履约能力、是否使用欺骗手段以及是否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等方面。然而,对于合同诈骗罪与经济合同纠纷的认定标准仍存在争议,相关法律界和学者们正在积极探讨,以期形成更明确和统一的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