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罗巍律师:企业如何建立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
释义 | 为防止企业股东、高管、核心员工离职,携带公司客户资料、技术成果等商业秘密自己创立公司或入职竞争对手给公司带来损失,建立行之有效的商业秘密保护机制以及竞业限制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实操作中,只签署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并不能有效防止商业秘密的泄漏和核心员工加入竞争对手给公司带来损失。公司需要建立完善有效保密制度体系,并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竞业限制策略。具体方式如下: (一)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体系 商业秘密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掌握的不为公众所知、具有商业价值并且已经采取保密措施的信息。商业秘密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秘密:包括专利技术、发明技术、实用新型技术、商业秘密技术等。2、经营管理秘密: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经营计划、营销策略、客户信息、合同信息等。3、产品秘密: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原材料配方、产品成本等。4、员工秘密:包括员工的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5、商业信息:包括市场情报、供应商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因此,所有能够接触到上述商业秘密的员工都有保密的义务,都可以签订保密协议。这一点与竞业限制规定的人员范围有明显不同。 建立公司的保密制度可以帮助公司保护重要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防止泄露和不当使用。以下是一些建立保密制度的建议: 1. 审查现有保密政策:首先,应该审查公司现有的保密政策,以确定哪些方面需要更新或加强。 2. 制定保密政策:在制定保密政策时,应该考虑公司的业务特点和需要保护的信息类型,例如客户信息、财务信息、产品设计等。制定保密政策的内容应该包括保密的范围、保密的责任、保密的期限、保密的限制、违反保密规定的后果等方面。 3. 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公司应该采取一系列的信息技术安全措施,例如加密数据、限制访问权限、定期备份数据等。 4. 建立保密文件管理制度:公司应该建立保密文件管理制度,规定哪些文件需要进行保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这些文件,例如存储在安全的服务器中,对敏感文件进行密码保护等。 5. 加强对外交流的管理:公司应该加强对外交流的管理,例如制定规定员工在社交媒体上不得透露公司敏感信息等。 6. 建立保密检查制度:公司应该定期开展保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 培训员工:制定好保密政策之后,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保密政策的内容和重要性。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降低泄密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公司的保密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更新,同时要针对具体情况和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保密政策。 (二)签署保密协议 商业秘密的范围在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中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商业秘密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保密性、经济价值和采取了保密措施。这些要素都是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基础。无经济价值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信息,即使被约定为商业秘密,一般也得不到支持。在现实中,公司结合商业秘密保护制度,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对于商业秘密的认定而言,尤为重要。 公司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应当对保密内容、保密期限、保密方式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避免模糊不清导致后续纠纷。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公司的实际情况,确保保密协议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保密协议要合法合理,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不能损害员工的利益和形象。保密协议的约定不应过于苛刻,否则可能导致协议无效或者后续产生纠纷。另外,签署保密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员工本人亲笔签字确认,确保员工对协议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认可。 最后,制定保密协议的过程中,公司应当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利益,以保证协议的公平合理性。同时,公司也应注意与员工沟通协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三)签署竞业限制协议 员工竞业限制是指公司与员工之间在雇佣关系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目的是防止员工在离职后从事与公司竞争的行业或者岗位。建立竞业限制制度可以帮助公司保护商业机密和重要信息,并防止员工在离职后将这些信息带到竞争对手公司中。股东竞业限制是指公司与股东之间、股东与股东之间在股东持有或者出售股份或者其他股权交易中,对股东目前以及未来从事某些业务的限制,目的是保护公司商业机密和利益。股东竞业限制和员工竞业限制都是保护公司商业机密和利益的一种手段,但具体内容和适用对象有所不同。 1、针对股东,签署股东协议竞业限制协议 员工竞业限制通常包括限制员工在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从事与公司业务相同或者类似的工作,以及不得向竞争对手泄露公司商业机密等内容。股东竞业限制通常包括限制股东在持有或者出售股份后在一定期限内从事与公司竞争的业务,不得向竞争对手泄露公司商业机密等内容。 员工竞业限制属于劳动法律范畴,适用于劳动关系中的员工和公司之间的合同,关于适用人员范围,竞业期限,经济补偿金等有强制性要求。股东竞业限制属于公司法律范畴,适用于公司与股东、股东与股东之间的协议,受合同法的调整,关于竞业限制的期限以及补偿完全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并无法律强制性规定。理论上,股东之间或者股东与公司之间签订的协议可以约定股东在持有股份或者转让股份后,不得从事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行业,并且无需经济补偿。 2、针对高管、核心员工签订员工竞业限制协议 公司与核心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明确员工在离职后的竞业限制范围、限制期限、限制方式等,防止员工将商业机密带到竞争对手公司。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法律制度下,竞业限制的约定必须合法、合理、有效,且不能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否则其约定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4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一般而言公司的中层以上人员可以成为竞业限制的对象,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