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罪嫌疑人喝酒袭警什么罪
释义
    酒后袭警构成袭警罪,处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辩护词应包括标题、前言、辩护理由和结尾,并提出判处建议。定罪证据需有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且排除合理怀疑。袭警罪要求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职务时被袭击,非执行公务不构成罪行。
    法律分析
    一、犯罪嫌疑人喝酒袭警什么罪?
    喝酒袭警涉嫌袭警罪,构成袭警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
    【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酒后袭警的辩护词怎么写?
    (一)标题。可写“关于×××(人)××××案的辩护词”。
    (二)前言
    交代辩护人的合法地位。同时简要说明辩护人事前进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阅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会见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师)。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说明辩护人对此案件的基本观点。如认为公诉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实不能成立,或定罪不当,等等。
    (三)辩护理由
    这是“辩护词”的主体部分,从事实上、从法律上、从被告的认罪态度上提出辩护理由。具体可从分析公诉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实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辩护理由;或者运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见,针对起诉书中提出的罪名发表意见;认罪态度主要是根据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提出可以从轻的理由。
    (四)结尾。归结辩护理由,提出有关判处被告的建议。
    (五)写明辩护人姓名,并注明具体日期。
    三、酒后袭警定罪证据需要符合哪些要求?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我国法律制度中明确规定,醉酒的人在酒后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不过,构成袭警罪本身也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前提条件是人民警察当时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如果当事人的工作是警察,但当时并没有在执行公务,不能按照袭警罪定罪。
    结语
    酒后袭警涉嫌袭警罪,构成袭警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辩护词应包括标题、前言、辩护理由、结尾,提出对被告的建议。定罪证据需要符合事实证明、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排除合理怀疑等要求。根据我国法律制度,醉酒后有违法犯罪行为需承担刑事责任,但袭警罪有严格的条件限制,需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职务时被袭击方可定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百三十五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应当审查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被害人是否自愿和解,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
    公安机关审查时,应当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必要时,可以听取双方当事人亲属、当地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人员以及其他了解案件情况的相关人员的意见。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六条 被监视居住人违反监视居住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请批准逮捕:
    (一)涉嫌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
    (二)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干扰证人作证、串供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三)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四)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的;
    (五)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情节严重的,或者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的;
    (六)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或者通信,情节严重的,或者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或者通信的;
    (七)经传讯无正当理由不到案,情节严重的,或者经两次以上传讯不到案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0: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