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财产租赁合同印花税计税依据及税率 |
释义 | 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房屋租赁合同的印花税计算基于租赁金额,税率为千分之一。如果税额不足1元,则按1元贴花。根据国家税务局的规定,对于财产租赁合同,应纳税额不足一角的免纳印花税,超过一角的则按一角计算。因此,在单笔租赁合同中,无论租赁金额是300元还是1600元,印花税分别为0.3元和1.6元。对于财产租赁合同,印花税以角为最低计量单位,超过1元则全额贴花,不存在尾数取舍的问题。 法律分析 一、租赁合同如何计算印花税 房屋租赁合同的计税依据:是租赁金额,税额不足1元,按1元贴花。适用税率千分之一。 应交印花税=20年*1000000元*千分之1=20000元 二、法律依据 《印花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中的财产租赁合同包括租赁房屋、船舶、飞机、机动车辆、机械、器具、设备等合同,从性质上属于经营租赁合同,其适用税率为千分之一(1‰),计税依据为租赁金额。 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印花税宣传提纲》(国税地字[1988]第012号)的通知规定: 按比例税率纳税而应纳税额又不足一角的,免纳印花税;应纳税额在一角以上,其税额尾数不满五分的不计,满五分的按一角计算,对财产租赁合同规定了最低一元的应纳税额起点,税额超过一角但不足一元的,按一元纳税。就单笔租赁合同纳税而言,如租赁金额为300元,应纳印花税0.3元,由于不足1元,所以按1元贴花;而如果租赁金额为1600元,则应纳印花税1.6元,而不是四舍五入按2元贴花,因此,财产租赁合同印花税也应以角为最低计量单位,超过1元应全额贴花,不存在尾数取舍问题。 拓展延伸 租赁合同中印花税的计算方式及注意事项 租赁合同中的印花税是根据租赁合同的租金金额来计算的。计算方式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的印花税税率来计算,一般为租金金额的一定比例。在计算印花税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定租金金额是否包括了增值税。如果租金金额已经包括了增值税,那么在计算印花税时需要先将增值税部分扣除。其次,需要注意印花税的申报和缴纳时间。一般情况下,租赁合同签订后的一定时间内需要向税务部门申报并缴纳印花税。最后,租赁双方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谁来承担印花税的责任,以避免产生纠纷。总之,租赁合同中的印花税计算方式及注意事项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来执行。 结语 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房屋租赁合同的印花税计算依据是租赁金额,税额不足1元按1元贴花,适用税率为千分之一。根据国家税务局的规定,印花税的最低计量单位为角,超过1元应全额贴花。在计算印花税时,需要注意租金金额是否包括增值税,并确保在合同中明确印花税的责任承担方。因此,在租赁合同中,对印花税的计算方式及注意事项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第五条 契税的应纳税额按照计税依据乘以具体适用税率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 第五条 契税的应纳税额按照计税依据乘以具体适用税率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开发应税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资源税。 应税资源的具体范围,由本法所附《资源税税目税率表》(以下称《税目税率表》)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