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残疾证是认定残疾人和残疾类别的合法证件。目前,我国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种残疾。办理残疾证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公民符合残疾认定标准。已经康复脱残达不到残疾标准的,不能办理此证。2、有相关医院认证。3、第一次申请残疾人证书的申请人(或法定监护人)和第一代残疾人证书换领第二代残疾人证书的申请人(或法定监护人),必须持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和第二寸免冠照片六张,向户口所在地县级残联提出申请。县级残联接到申请人提交的相关手续后,由申请人核对申请人、照片、身份证、户口本(通过数据库管理软件提取公安部居民身份证信息)。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对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超过规定比例或者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和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国家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确定适合残疾人生产、经营的产品、项目,优先安排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并根据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生产特点确定某些产品由其专产。 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购买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产品或者服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 对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 对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购销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