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认罪认罚能否获得缓刑?检察官为你解答 |
释义 | 检察官有权力提供量刑建议,认罪认罚案件一般会采纳检察院的指控和量刑建议,法院只有在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时才能调整。因此,认罪认罚并不意味着检察官在欺骗你,而是基于事实证据的依据。与此不同,办案民警没有这个权力,他们的话可能不可信。最高法院等机构的指导意见也明确了人民检察院提出量刑建议的重要性,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并采纳适当的量刑建议。 法律分析 检察官有这个权力,他为啥要骗你,吃饱了撑的吗,认罪认罚也是以事实证据为依据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你光认罪认罚也不会起诉判刑的。这话如果换成办案民警说的,那就不可信,甚至就是谎话,因为他没这个权力。 而且检察官量刑建议有缓刑的,法院一般都会采纳,《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只有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的,才可以调整。 2019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发布的《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对于人民检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议,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准确,量刑建议适当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 拓展延伸 认罪认罚是否能够获得缓刑?检察官解答你的疑问 认罪认罚是否能够获得缓刑一直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认罪认罚是一种法定的从轻处罚情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判决结果。然而,是否能够获得缓刑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首先,认罪认罚需要是自愿、真实、完整的。只有在满足这些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法院才会考虑从轻处罚。其次,案件的具体情况也会对是否能够获得缓刑产生影响。例如,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社会影响等都是法院考虑的因素。 最后,法院还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如是否有前科、是否有悔罪表现、是否积极赔偿损失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判决结果产生影响。 总之,认罪认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判决结果,但是否能够获得缓刑还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检察官会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解答。 结语 检察官作为法律职业人员,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他们并非出于私心或个人利益而欺骗被告,认罪认罚的判决也是基于事实证据的。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光凭认罪认罚也不会导致起诉和判刑。与办案民警不同,检察官有权提出量刑建议,并且法院一般会采纳。然而,是否能获得缓刑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包括认罪认罚的自愿性、案件情况、个人表现等。检察官会根据法律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建议,最终由法院依法审查和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一百二十条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七节 假释 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二百四十六条 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