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违约行为持续的诉讼时效 |
释义 | 该段内容介绍了民法典中合同违约行为持续的诉讼时效和责任承担方式。根据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合同违约诉讼时效为3年,从违约行为结束后开始计算。而合同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包括支付违约金、损害赔偿、继续履行和其他补救措施。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违约行为持续的诉讼时效 合同违约诉讼时效是3年,违约行为持续的,诉讼时效从违约行为结束后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合同违约责任承担的方式 1、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在合同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2、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是指因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时,违约方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经济补偿。 3、继续履行 继续履行:是指由法院或仲裁机关作出要求实际履行的判决或下达特别履行命令,强迫债务人在指定期限内履行合同债务。 4、其他补救措施 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民法典》第510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结语 民法典违约行为持续的诉讼时效为3年,从违约行为结束后开始计算。在合同违约责任承担方面,当事人可以约定支付违约金、采取损害赔偿、由法院或仲裁机关作出要求实际履行的判决或下达特别履行命令、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损害赔偿责任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九十七条 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九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