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考勤记录的举证责任分配 |
释义 | 用人单位应提供考勤记录,否则应承担不利后果。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用人单位掌握的与劳动争议有关的证据应由其提供。此外,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可参考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招聘登记表和考勤记录等凭证来确立劳动关系。其中,工资支付凭证、招聘登记表和考勤记录的举证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 法律分析 考勤表、考勤记录一般由用人单位掌握,应当由用人单位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相关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雇主与员工之间的劳动纠纷解决机制 劳动仲裁是一种专门用于解决雇主与员工之间劳动纠纷的机制。在劳动关系中,纠纷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例如工资争议、解雇争议、工时争议等。劳动仲裁作为一种非诉讼的解决途径,可以提供快速、公正、经济的解决方案。在劳动仲裁中,双方可以通过提交证据、陈述理由,并接受独立仲裁员的裁决来解决争议。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遵守。劳动仲裁不仅减轻了法院的负担,还为雇主和员工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相对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机制,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结语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提供考勤记录,否则将承担不利后果。劳动仲裁是一种快速、公正、经济的解决劳动纠纷的方式,双方可以通过提交证据、接受仲裁员的裁决来解决争议,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劳动仲裁为雇主和员工提供了高效且相对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机制,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有下列侵犯职工劳动权益情形,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交涉,要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予以研究处理,并向工会作出答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提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 (一)克扣、拖欠职工工资的; (二)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 (三)随意延长劳动时间的; (四)侵犯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权益的; (五)其他严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八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争议的重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六条 【集体合同纠纷和法律救济】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