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丧失继承权法定事由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若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伪造遗嘱或以欺诈手段妨碍被继承人设立遗嘱,将丧失继承权。但若继承人有悔改表现且被继承人宽恕或在遗嘱中列其为继承人,则不丧失继承权。受遗赠人若有上述行为,将丧失受遗赠权。 法律分析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拓展延伸 继承权的法定限制与剥夺条件 继承权的法定限制与剥夺条件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况下,继承人可能会丧失或受到限制其继承权的情况。这些限制和剥夺条件通常是基于某些法定事由,例如继承人的不当行为、犯罪行为、对遗产的不当处理等。根据不同的继承制度和法律体系,这些法定限制和剥夺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其目的是保护遗产的合法继承人和遗产的稳定流转。因此,了解和遵守继承权的法定限制与剥夺条件对于继承人来说至关重要,以确保合法继承权的行使,并避免可能的法律纠纷和争议。 结语 继承权的法定限制与剥夺条件是为保护合法继承人和遗产流转而设立的。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继承人在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伪造、篡改、隐匿或销毁遗嘱、以欺诈、胁迫手段干涉遗嘱的情况下,可能丧失继承权。然而,如果继承人表现出悔改,被继承人宽恕或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该继承人有可能不丧失继承权。对于受遗赠人而言,若存在上述行为,将丧失受遗赠权。了解和遵守继承权的法定限制与剥夺条件对于继承人来说至关重要,以确保合法继承权的行使,并避免可能的法律纠纷和争议。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