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监护人应该遵守以下义务: 1、监护人有义务对子女进行管理和教育,并对其民事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2、有义务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 3、有义务配合学校对其未成年子女进行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 4、有义务教育子女不单独外出,不做有危险的活动,如游泳、滑冰、爬山等; 5、有义务将子女的身体异常情况和不正常情绪通报学校,避免发生意外。 一、支付抚养费的期限是多久 支付抚养费的期限是至儿童年满18周岁。从法律意义上讲,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可以独立开展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有义务自力更生,独自养活自己;如果父母不愿意承担费用,可以在以后就不能承担了。父母有义务抚养和教育子女;子女有义务赡养和帮助父母。当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 二、孩子的监护人一定是父母吗 孩子的监护人一定是自己的父母,因为作为父母,他们有义务和权利抚养孩子,教育孩子长大,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但父母不是孩子唯一的监护人,有时可以改变。根据相关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以下有监护能力的人应当依次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祖父母; 2、兄弟姐妹; 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必须经未成年人居住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