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离婚案件必须要庭前调解吗
释义
    必须进行庭前调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下列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由此可见,做好离婚案件的调解,是法律程序要求。
    庭前调解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不经过开庭程序,可以减少庭审中的矛盾与对抗,避免了矛盾的激化;二是容易调解和好,由于庭前调解不拘形式,可以法官调解,可以邀请亲朋劝解;三是协议便于履行,由于调解是出于自愿,双方对结果也认同,使得协议不仅当即或如期履行,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为障碍。
    一、感情破裂怎么办理离婚
    夫妻感情破裂的离婚方式:夫妻感情破裂可以选择协议离婚,如果协议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协议离婚流程如下:
    1、双方协商好离婚后子女抚养、财产处置等问题,并签订好离婚协议书;
    2、双方携带离婚协议书、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离婚登记;
    3、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经过审查后,且30日冷静期届满后,双方再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领取离婚证。
    起诉离婚的流程如下:
    1、想离婚的一方写好起诉状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符合受理条件的法院会受理立案;
    3、受理后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4、法院安排庭前调解;
    5、调解成功不再开庭审理,调解失败法院安排开庭;
    6、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
    协议离婚,也称登记离婚、自愿离婚,是指婚姻关系因双方当时人的合意,并经过登记程序而解除。
    我国协议离婚的特征是:
    1、协议离婚的基础是合意离婚;
    2、协议离婚的性质是直接协议离婚,即直接依据当事人的离婚协议,履行必要的程序后,即产生离婚的法律后果;
    3、协议离婚也适用于双方经过调解达成离婚协议的离婚;
    4、协议离婚须进行登记方发生法律效力,解除婚姻关系。
    诉讼离婚,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调解不适用于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但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另行制作调解书。
    二、开庭前调解算开庭吗
    调解可以分为庭前调解和开庭调解。庭前调解是不算开庭的。
    庭前调解与开庭调解的区别:
    如果案情比较简单,而且双方矛盾较小则使用庭前调解。开庭调解则必须有一定的程序,是双方当事人经过开庭审理后,都有和意且案情已大致查清的情况下进行的。
    庭外和解在开庭前后都可以进行,前提是双方达成合意法院调解在开庭前,开庭审理时,做出终审判决前都可以进行。法院调解是法律规定的一项必要程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规定: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9: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