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离职是否可以设定竞业限制条款? |
释义 | 员工离职竞业限制的法律规定及违约责任。竞业禁止是对离职员工从事同类业务的限制,期限不超过2年。离职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可被要求承担民事责任和违约金,用人单位可与竞争企业一起承担赔偿责任。赔偿依据可根据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 法律分析 一、员工离职可以约定竞业限制吗 竞业禁止又称竞业避止,是对与特定的经营内容有关的特定人的某些行为予以禁止的一种制度。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原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 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受竞业条款限制,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劳动者离职后,用人单位按竞业禁止协议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离职后受竞业禁止条款限制。 二、什么是竞业限制 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即: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限制时间由当事人事先约定,但不得超过二年。竞业限制条款在劳动合同中为延迟生效条款,也就是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法律约束力终结后,该条款开始生效。 三、员工违反竞业限制怎么办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不得在竞争企业工作的民事责任,还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金,并且可以单独或与竞争企业连带承担赔偿责任。赔偿的依据,可以按照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赔偿。 结语 竞业限制是对劳动者在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工作的约定。竞业限制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其承担民事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和赔偿经济损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反竞业限制的劳动者应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赔偿。竞业限制条款在劳动合同中为延迟生效条款,即在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法律约束力终结后开始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 律 责 任 第二百零四条 公司在合并、分立、减少注册资本或者进行清算时,不依照本法规定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公司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公司在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公司处以隐匿财产或者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21修正):第四章 审计机关权限 第三十九条 审计机关认为被审计单位所执行的上级主管机关、单位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应当建议有关主管机关、单位纠正;有关主管机关、单位不予纠正的,审计机关应当提请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2014修正):第四章 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十二条 会计师事务所不得有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一)项至第(四)项、第(六)项、第(七)项所列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