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案件从起诉到开庭所需时间 |
释义 | 案件到法院开庭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刑事案件一般一个月内开庭,民事案件根据程序分为一个月至四个月,行政案件一般一个月内开庭。开庭审理流程包括核对信息、宣布规则、调查、辩论、陈述、休庭和宣判。开庭注意事项包括安全检查、肃静、禁止发言、关闭手机、不得走动进入审判区。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6个月,可延长3个月;简易程序案件审理期限为3个月;二审上诉审限为3个月。审限从案件受理时开始计算。 法律分析 案件到法院多久开庭,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1、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法院接到人民检察院,移交到法院的刑事案件以后,简易程序一般在一个月内要开庭,普通程序一个多月之内要开庭; 2、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法院受理立案以后,一般要分为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具体如下: (1)简易程序一般一个月内要开庭; (2)如果是普通程序的案件,不公告的一般两个月之内要开庭;如果要发公告送达起诉书副本传票的,一般是三个月,到四个月之间要开庭。 3、行政案件:行政诉讼案件法院接到起诉以后,一般也是一个多月之内要开庭。 一、开庭审理的流程如下: 1、由书记员核对双方信息,宣布法庭规则和法庭纪律; 2、法官入庭,由书记员向法官报告庭审前准备情况; 3、审判长敲击法槌,然后宣布某某人民法院现在开庭; 4、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一般按照当事人陈述归纳小结,当事人当庭举证,当庭质证,法庭认证的顺序进行; 5、法庭调查结束后,审判长宣布进行法庭辩论。当事人应当围绕各自的诉讼请求或者法律主张,就法律的具体适用问题展开辩论; 6、法庭辩论结束后,由当事人或委托代理人进行最后陈述,审判长指示原告、被告、第三人作最后陈述; 7、审判长宣布休庭敲击法槌,宣布休庭前法官可能会询问是否愿意调解,如果愿意,则可马上制作调解协议书,并让双方进行签字确认。若调解不成,则由合议庭进行讨论,可择日进行宣判。 二、开庭审理的注意事项如下: 1、进入法庭须接受安全检查,禁止携带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 2、法庭内要保持肃静,不得喧哗,不得吸烟、随地吐痰、乱扔瓜皮纸屑; 3、未经法庭允许,不得发言或提问; 4、手机等通讯工具一律关闭; 5、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不得随意走动,不得进入审判区。 总之,从案件受理到正式开庭的期限并没有法律上的严格规定,具体的开庭时间要视审前准备程序的进展、法院的排气等情况综合确定。但是法律对于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有明确的规定,普通一审程序的审理期限为6个月,特殊情况经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简易程序案件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二审对判决的上诉的审限为3个月。审限的计算均是从案件受理时开始。 结语 案件开庭时间并无严格规定,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刑事案件一般一个月内开庭,民事案件根据程序不同,简易程序一个月内,普通程序约两至四个月内开庭,行政案件一般一个月内开庭。开庭审理流程包括信息核对、宣布法庭规则、法官报告、宣布开庭、调查、辩论、陈述等。开庭期间需注意安全检查、肃静、不得发言或提问、关闭通讯工具、不得随意走动或进入审判区。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6个月,可延长3个月;简易程序案件审理期限为3个月;二审上诉审限为3个月。审限从案件受理时开始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