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假释的限制与规定 |
释义 | 假释期间需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居住地需经批准。 假释被撤销的情形包括再次犯罪、被查出前罪宣判前有漏罪、违反法律和监管规定。 假释被撤销后将执行原判刑罚。 假释期间需遵守规定,违反规定将被撤销假释并执行原判刑罚。 假释期间需遵守规定,违反规定将撤销假释,执行原判刑罚。 法律分析 一、假释期间需要遵守什么规定 依据刑法典第84条之规定,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假释的考验期限,应当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原判决附加有剥夺政治权利的,法律、教育、网从假释之日起执行剥夺政治权利。 二、假释被撤销的情形有哪些 假释的撤销,是指获得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或者被查出前罪宣判前有漏罪没有宣判,或者在假释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管机关的相关规定,被人民法院裁定收监执行刑罚的执法活动。 刑法规定获假释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法定情形之一,撤销假释: 1、在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无论所犯新罪的性质和形式,也无论所犯罪行会被判处何种刑罚,都应当撤销假释,对所犯新罪进行判决,并把前罪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和新罪判决的刑期,按总和刑期以下数罪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数罪的刑期并罚。 2、获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所犯新罪,如果发现的新罪是在追诉时效内的,也要撤销假释,按第一条的规定处罚; 3、获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有在前罪判决之后没有判决的漏罪,并且没有超过追诉时效,不论其漏罪的性质,应判何种刑罚,都要撤销假释,把前后两罪所判刑罚合并,在总和刑期以下,最高刑期以上决定执行数罪并罚的刑期。 4、获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违反需要遵守的规定的,撤销假释。 假释对于犯罪分子来说,应该算是福音。但是被假释的人需遵守一定的规定。当然,要是被发现违反了规定的话,那么就会被撤销假释,然后依法执行原判刑罚。这显然是很划不来的,而至于假释期间 结语 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迁居需批准。假释撤销包括再犯新罪、漏罪宣判前被查出、违反规定、违反假释考验期内的相关规定。假释是一项福利,但需遵守规定,否则将被撤销假释并执行原判刑罚。假释期间需谨慎行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三十二条 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符合法律规定的假释条件的,由监狱根据考核结果向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假释裁定的副本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七节 假释 第八十二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