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经济纠纷报警立案要求是怎么样的 |
释义 | 经济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而民事纠纷报警后警察是不受理的,经济纠纷构成犯罪的,警察才会受理。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如果涉及争议引起治安纠纷或者民事纠纷的话也是可以报警处理的。 一、民事纠纷可以仲裁吗? 民事纠纷可以申请仲裁,但并是所有的民事纠纷都适用仲裁。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有关身份关系的纠纷是不能够适用仲裁的,因为仲裁一般是一裁终裁,这类身份纠纷往往不能够由当事人自己进行处分,只有经过法院作出判决才能解决这列的纠纷,如果法律有另外规定不能适用仲裁的也不能够仲裁。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有两类纠纷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这类纠纷虽然属于民事纠纷,也不同程度涉及财产权益争议,但这类纠纷往往涉及当事人本人不能自由处分的身份关系,需要法院作出判决或由政府机关作出决定,放不属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行政争议不能裁决。行政争议,亦称行政纠纷,行政纠纷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之间,由于行政管理而引起的争议。我国法律规定这类纠纷应当依法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 二、小额经济纠纷怎么处理的 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有四种,分别是: (一)双方协商处理解决经济纠纷。在发生经济纠纷后,买卖双方心平气和坐下来协商,违约一方当事人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让对方弄清是非曲直,能够理解自已违约的原因。必要时,双方各自作出一定让步,最后达成和解,消除分歧。 (二)他人调解处理解决经济纠纷。经济纠纷发生后,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各的理由,不能达成谅解,需要双方都非常信任的第三方居中调解。 (三)指定机构仲裁解决经济纠纷。仲裁是指买卖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明确今后如有经济纠纷,自愿把他们之间的经济纠纷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或在经济纠纷发生之后,买卖双方相互订立协义指定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仲裁是解决经济纠纷的一种主要方式。 (四)司法机关审理。司法机关审理即向法院诉讼。买卖双方当事人协商不成,调解未果,又无诚意达成仲裁协议; 只能由司法机关介入当事人之间的经济纠纷,作出最后的判决。一般情况下,小额经济纠纷经当事人同意的,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三、警察管不管欠钱的事 不管。遇到他人欠钱不还、久拖不给的事情,由于这只是属于民间借贷的经济纠纷,而公安机关只侦查刑事犯罪行为,对于普通的欠款纠纷,这样的事情不归公安机关管辖,报警了警察也是不会管的。建议以诉讼方式解决问题。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条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