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行政复议后是不可以申请仲裁的。仲裁解决的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争议。不能仲裁的情形有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一、离婚为什么不能进行仲裁 因为《仲裁法》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仲裁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二、哪些纠纷不可以仲裁 1.将纠纷提请仲裁的当事人必须是民事主体,而不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提交仲裁的纠纷仅限于民商事纠纷,包括合同纠纷和涉及财产权益的非合同纠纷 3.涉及婚姻、家庭、继承的纠纷不能仲裁。因为此类纠纷虽然属于民事纠纷但往往涉及当事人不能自由处分的身份关系,如婚姻关系等,所以不能仲裁。 4.行政争议不能仲裁,行政争议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之间,由于行政管理而引起的争议。此种争议只能通过行政方式处理,或者以行政诉讼方式解决。 5.劳动争议可以适用仲裁解决,但仲裁时不适用仲裁法的具体规定。 三、法律仲裁是什么意思? 仲裁是指买卖双方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但要注意以下纠纷不能通过仲裁解决: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