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还是权利 |
释义 | 追究法律责任的是权利,暂时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追究责任,但是不排除以后可以提起诉讼追究责任的权利。这句话并不属于法律专业术语,也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行为人现在所实施的行为,不意味自己已经放弃对被开除者继续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民事责任的权利。保留追诉权后,如果是符合起诉条件的,就可以起诉。 一、正当防卫须具备的条件是哪些 正当防卫须具备的条件是: 1、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害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这种不法侵害只要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非法侵权而实施的,就符合这一要求; 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所谓不法侵害,是指法律明确禁止侵犯某些权利或利益,包括犯罪行为和非法侵权行为; 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正当防卫的目的是制止不法侵害,避免危害结果。因此,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而不是尚未开始或实施,或者实施者已经自动停止。否则,防卫不当,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也就是说,正当防卫不能损害没有违法侵权行为的第三方; 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防卫行为,否则构成过度防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自己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非法侵权,制止非法侵权,对非法侵权人造成损害,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 二、故意杀人未遂属于故意杀人罪吗 故意杀人未遂属于故意杀人罪。一般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在此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故意伤害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别有3点,分别是: 1、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伤害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所谓侵害他人的健康,就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或对人体器官正常机能的破坏,但是,只有给他人造成肉体上的暂时的痛苦或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刺激,不能认为是侵害他人健康;而故意杀人罪所侵害的客体则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2、犯罪的目的不同。故意伤害罪,行为人只想伤害他人使其健康受到损害,并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对被害人的死亡,属于过失;而故意杀人罪,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和杀人既遂是一致的,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剥夺他人的生命,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杀人未遂,即死亡的结果所以没有发生并不是由于行为人主观上故意的内容的改变,只不过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某种原因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 3、构成犯罪的条件不同。故意伤害未遂不为罪;而故意杀人未遂构成犯罪。即构成故意杀人罪。 三、培训班不退费合理吗 培训班不退费给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培训人员已经进行了学习的话,培训班不退钱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培训班没有好好带班,玩忽职守的话,不退费就是不合理的。 机构不退钱的行为并不合理,即便是你没有了单据,但是该机构肯定也有你交款的证明,并不能因为你丢失单据而不退钱。这种行为是违法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损害: 1、与该机构协商退款,双方做出各自的让步减少诉讼带来的时间还金钱成本上的消耗; 2、达不成协议的,你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表明该机构违约给你带了的损失,请求法院判决该机构退还你的定金,并且可以要求其赔偿一些违约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