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拖欠问题:如何应对老板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 |
释义 | 拖欠工资可向劳动监察投诉,若不满意可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供相关证据。投诉需提供身份证、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等材料。流程包括听取陈述、确定受理范围、填写投诉书、审查证据、调查、结案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适用。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的,包括辞职后扣押工资不予发放的情况,可去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填表投诉。 如果投诉得不到满意结果,可以进一步收集相关证据,去申请劳动仲裁,全面主张更多权利。 一、向劳动监察投诉需要以下材料 1、投诉人身份证; 2、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4、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5、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6、考勤记录; 7、其他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 二、办理流程: 1、听取举报、投诉人的陈述; 2、确定受理范围; 3、受理或告知受理部门、单位; 4、举报、投诉人填写《投诉书》或《举报书》; 5、审查其提供的与举报、投诉事项有关的证据材料; 6、留存证据材料的复印件; 7、与用人单位联系,进行案件的初步调查; 8、案情简单且被举报、投诉单位积极配合处理的案件,举报、投诉中心办理结案; 9、对其他符合立案条件的,移交相关处室处理。 10、告知举报、投诉人查处结果。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拓展延伸 应对工资拖欠问题:保护员工权益的法律措施 应对工资拖欠问题,保护员工权益的法律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员工可以依法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老板拖欠工资的情况,相关部门将会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其次,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提起劳动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法院将根据劳动合同和相关法律规定,判决老板支付拖欠的工资。此外,一些地区还设立了劳动保障基金,当老板无力支付工资时,员工可以向基金申请支付工资。此外,政府也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工资拖欠行为的打击力度。总之,通过依法维权和借助相关法律措施,员工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实现合法权益的维护。 结语 合理维权,保障员工权益。一方面,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拖欠或克扣工资的情况,提供相关证据,争取公正处理。另一方面,可通过劳动仲裁进一步主张权益,确保工资支付。在办理过程中,需准备完备材料,与用人单位积极配合。政府也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设立劳动保障基金,以确保员工权益不受侵害。通过法律手段,员工能够维护自身权益,实现合法权益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