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人不符合条件获得征地补偿金 |
释义 | 县政府违法征地应该怎么处理?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应向上一级人民政府举报。同时,如果被征收土地的单位或个人符合拆迁条件,则征收土地必须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且必须依法取得批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批准征收土地后,应发布公告并组织实施。对于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单位或个人,应依法给予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应予以回收,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法律分析 除土地使用权人和承包人外,所有主体都不得享受征地补偿。但获得的补偿可以作为遗产,由其继承人进行继承。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征收土地时,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并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并组织实施。 一、县政府违法征地应该怎么处理 县政府违法征地,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举报。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第七十九条规定,无权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批准占用、征收土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应当回收,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二、满足拆迁条件 (1)征收土地必须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2)征收土地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的专有权利,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征地权。同时,被征地单位必须服从,不得阻挠征地。 (3)必须依法取得批准。国家征收土地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并组织实施。 拓展延伸 征拆合同几年有效 征拆合同在依法签订后,会一直具备法律效力。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第四款、第五款的规定,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签订协议;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 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结语 县政府违法征地应该怎么处理?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举报。如果县政府违法征地,依法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如果被征地单位不服从,也可以依法进行处理。征收土地必须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且必须依法取得批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