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报警可以异地报警吗 |
释义 | 当事人若发现了违法犯罪事实,是可以异地报警的,公安机关若没有管辖权,则应当交由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进行管辖。 对于两地一般是由最初立案的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可由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对于重复报案、案件正在办理或者已经办结的,收到报案的公安机关应当不再登记,并对报案人进行解释,但有新的事实或者证据的除外。 报案人可以向以下的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1、犯罪地的公安机关; 2、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 3、法律、司法解释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有关犯罪案件的管辖作出特别规定的管辖机关。 报案后立案是否需提供证据如下: 1、举报或者投诉人只需有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就可以立案; 2、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3、报案后不需要提供证据,但需要证明有犯罪事实就可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