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签三方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释义
    三方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及关系:就业协议是三方合同,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依据国家规定,有效期至毕业生报到;劳动合同是双方合同,受《劳动法》保护,用人单位可要求先签“就业意向书”,再签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后,就业协议失效。若劳动合同与协议附件矛盾,以劳动合同为准。
    法律分析
    1、二者签订的法律依据不同
    (1)三方就业协议书是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主要是明确三方的基本情况及要求。三方就业协议书制定的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和规定,有效期为:自签约日起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止的这一段时间。
    (2)而劳动合同是受《劳动法》限定和保护,有些用人单位如许多外企在确定录用时,就同时要求和毕业生签订一份类似劳动合同的协议;而更多的用人单位则要求先签“就业意向书”,毕业生报到后再签订劳动合同。
    2、签订的主体区别:
    (1)就业协议是三方合同,它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三方面,三方相互关联但彼此独立;
    (2)而劳动合同是双方合同,它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的权利、义务构成。
    3、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相继关系:
    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时仍然是学生身份,但是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是劳动者身份。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就业协议的效力应当丧失。若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附件内容矛盾,则以劳动合同为准。
    拓展延伸
    三方劳动合同与普通劳动合同的权益保障有何不同?
    三方劳动合同与普通劳动合同在权益保障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之处。首先,三方劳动合同涉及到三个主体,即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因此在权益保障上需要考虑三个主体的利益平衡。其次,三方劳动合同的权益保障要遵循《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同时还要考虑《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相比之下,普通劳动合同只涉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方关系,权益保障更加简单直接。因此,三方劳动合同的权益保障需要更加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同时也要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的合法权益。
    结语
    综上所述,三方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在法律依据、签订主体和相互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就业协议书是基于国家法规和规定,有效期限为签约日起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止;而劳动合同受《劳动法》限定和保护,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后,就业协议书失效,且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附件内容矛盾时以劳动合同为准。三方劳动合同在权益保障方面需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确保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基本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十九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合并或者分立】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3: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