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犯名誉权的方法和形式有哪些? |
释义 | 名誉侵权主要包括侮辱和诽谤,侮辱是指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名誉的行为,而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破坏他人名誉。这些行为常见于使用肮脏语言、辱骂、嘲讽、虚假消息散布等。 法律分析 律师解析: 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等。 1、侮辱,是指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的心灵蒙受耻辱等。 2、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对法人名誉的侵害,主要表现在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某种事实,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以图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等等,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 拓展延伸 侵犯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与救济措施 侵犯名誉权是指他人通过虚假陈述、恶意诽谤、侮辱等方式,对他人的声誉造成损害。为了保护个人的名誉权,法律规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和救济途径。首先,受害人可以通过提起名誉权侵权诉讼来寻求司法救济,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其次,法律规定了名誉权的刑事保护,对严重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进行刑事追究。此外,受害人还可以通过行政途径,向有关行政机关投诉举报,要求追究侵权人的行政责任。在互联网时代,名誉权侵犯的形式多样,因此法律还规定了网络名誉权的保护措施,包括网络侵权行为的制止、删除、赔偿等。总之,侵犯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与救济措施多样而全面,旨在维护个人的声誉和尊严。 结语 名誉侵权是指通过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和尊严。为了保护个人的名誉权,法律规定了多种保护和救济措施。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刑事追究和行政投诉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名誉权的保护也得到了特别重视。总之,名誉权的法律保护和救济措施旨在维护个人的声誉和尊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四条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