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认定合同有效 |
释义 | 一、怎样认定合同有效 认定合同有效的条件如下: 1.合同的当事人具备相应的资格、能力; 2.合同是基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成立的; 3.合同内容合法,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 4.双方当事人均已签署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二、确认合同效力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合同效力确认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三年的,法律不予保护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权利。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合同纠纷起诉流程怎么走 合同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1.起草起诉状、证据清单、授权委托书、原被告的主体信息等法院要求的基本受理立案材料。 2.前往具有管辖权法院立案。 3.获取案件受理材料及缴费材料。 4.缴纳诉讼费后,等待法庭安排案件送达及排期。 5.案件正式开庭审理。 6.等待法院一审判决。 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二审法院会再次审理案件并做出二审裁定或判决。在法律文书生效后,如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确定的相关义务,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