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年劳动法工资迟到扣费标准 |
释义 | 劳动法规定工资迟到扣费,扣除额度需根据公司规定。法律规定扣薪上限,不得超过20%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拖欠员工工资,客观原因要体谅但有限度,主观原因可依法维权。法律规定单位应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拖欠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加班费和补偿,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需支付差额。逾期不支付,单位应按一定比例向员工加付赔偿金。 法律分析 一、劳动法工资迟到扣费多少 1、劳动法不规定上班迟到的事情,具体怎么扣要看公司的规定。 2、此外劳动法规定的扣薪上限有2个原则,最后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每个月工资不能扣到超过原本工资的20%。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二、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处理 1、通常,单位欠工资,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单位一时资金周转困难甚至经营不善导致不能按时发工资,这种情况要体谅单位,但是也不是无限度地体谅,单位要确保员工工资为首位考虑要素,确实是无法继续经营,要考虑如何妥善安置。 2、如果是主观原因欠工资,如习惯性拖欠或者恶意拖欠,把员工的工资作为一直要挟,或者长期挪用工资用于其他用途,则员工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包括试用期员工)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1)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者迟到扣费的具体金额应根据公司规定执行,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对于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若是客观原因导致单位资金周转困难,应体谅单位,但也要确保员工工资为首位考虑。如果是恶意拖欠,员工可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劳动行政部门也有权责令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并按规定加付赔偿金。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法律的底线,同时也是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基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