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最新年份的法院中止执行裁定的相关知识 |
释义 |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及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裁定中止执行的情形包括: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提出执行标的异议、公民死亡需等待继承权利、法人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法院认为应中止的其他情形。中止执行是指法院根据特殊情形暂停执行程序,待情况消失后恢复执行。 法律分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及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的情形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在执行程序中,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作出中止执行的裁定。 (2)案外人提出执行标的异议的 案外人提出执行标的异议的,经人民法院审查,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权益的,裁定中止执行。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权利 执行程序中,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为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应中止执行。在该死亡当事人继承人继承权利后再恢复执行,如果权利人没有继承人或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人民法院应终结执行。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 执行程序要求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划分,申请执行人或者被执行人作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时,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人民法院应裁定中止执行。 (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依照相应的法律规定认为应当中止的应裁定中止执行,比如: 1、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根据《民诉解释》第四百六十六条,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后请求中止执行或者撤回执行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2、受托法院函告委托法院中止执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百二十二条:受托法院认为受托执行的案件应当中止、终结执行的,应提供有关证据材料,函告委托法院作出裁定。受托法院提供的证据材料确实、充分的,委托法院应当及时作出中止或终结执行的裁定。 中止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开始后,因法定特殊情形,裁定暂时停止执行程序的情形。这种特殊情况消失后,执行程序将重新进行,中止执行的裁定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 结语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裁定中止执行。中止执行是指在特定情形下,法院暂时停止执行程序。具体情形包括: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案外人提出执行标的异议,并享有排除强制执行的权益;当事人为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权利;当事人为法人或组织,终止且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如申请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受托法院函告委托法院中止执行等。中止执行的裁定一经送达当事人即生效,特殊情况消失后,执行程序将重新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八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四条 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应当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拍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不适于拍卖或者当事人双方同意不进行拍卖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变卖或者自行变卖。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物品,交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