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借贷纠纷中如何判定违约行为与违法行为的区别?
释义
    法律分析:违约行为是指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义务进行履行,而违法行为则是指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规章等强制性规定。在借贷纠纷中,如借款人未能按照约定期限偿还借款,这属于违约行为;而如果借款人以虚假信息骗取贷款,则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当事人对合同的履行未能按照约定的方式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以欺诈手段骗取财物或者非法占有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以上法律规定表明,违约行为和违法行为是有区别的。在借贷纠纷中,借款人的违约行为应按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而借款人的违法行为则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因此,当借贷纠纷产生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当事人的行为到底是属于违约还是违法行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0: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