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物证的种类与特点 |
释义 | 物证是反映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痕迹,包括来源、本身和去向三个部分。来源部分包括提取笔录和扣押物品清单;本身部分是实物或痕迹,是核心部分;去向部分包括发还物品清单、随案移送物品清单、移送他案物品清单和移交有关部门清单。 法律分析 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痕迹。其特点是以物品的外部特征、物质属性以及它所处的位置,来反映一定的案件事实。物证是“实物”或者“痕迹”,但在刑事诉讼中物证不应仅仅是如作案工具、现场遗留物、赃物、血迹、脚印等“实物”或者“痕迹”本身。 1、是表明“实物”或者“痕迹”来源的部分,一般表现为“提取笔录”、“扣押物品清单”; 2、是“实物”或者“痕迹”本身,也是核心部分; 3、是表明“实物”或者“痕迹”去向的部分,一般表现为“发还物品清单”(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及时返还)、“随案移送物品清单”、“移送它案物品清单”(是其它案件中的主要证据,移送它案)、“移交有关部门清单”(不宜随案移送的物品如淫秽物品等移交相关主管部门保存处理)等。 拓展延伸 物证的分类与鉴定方法 物证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质证据。根据其性质和来源的不同,物证可以分为多个分类。常见的物证分类包括:生物物证、化学物证、物理物证、工程物证等。生物物证主要包括血迹、唾液、毛发、指纹等,通过DNA分析和比对来鉴定。化学物证涉及毒品、爆炸物、化学物质等,通过化学分析和鉴定来确定其成分和特征。物理物证包括工具痕迹、足迹、弹道等,通过物理学原理和技术手段进行鉴定。工程物证主要涉及交通事故、火灾、建筑结构等,通过工程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来分析和鉴定。为确保物证的可靠性,鉴定方法包括显微镜检验、光谱分析、指纹比对、DNA检测等。通过对物证的分类和鉴定,可以为刑事案件的调查和审判提供科学依据和证明。 结语 物证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痕迹,通过物品的外部特征、物质属性和所处位置来反映案件事实。物证不仅仅是作案工具、现场遗留物、赃物、血迹或脚印等实物或痕迹本身,还包括提取笔录、扣押物品清单、发还物品清单、随案移送物品清单和移交有关部门清单等。物证的分类包括生物物证、化学物证、物理物证和工程物证,通过各种鉴定方法如显微镜检验、光谱分析、指纹比对和DNA检测等来确保其可靠性。物证的分类和鉴定为刑事案件调查和审判提供科学依据和证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 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衍生问题: 物证和书证怎么区分 物证和书证的区分: 1.物证以其存在、外形等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真实情况;书证则以文书或物品所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 2.法律对物证无特殊的形式上的特定要求,只要能以其存在、外形、特征证明案件事实,就可以作为物证;对书证则不同,法律有时规定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或履行了特定的程序后,才具有证据效力。 3.物证是一种客观实在,不反映人的主观意志;而书证是一定主体制作的,反映了人的主观的意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