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了解劳动合同违约金赔偿标准:标准是什么?
释义
    违约金应考虑双方承受能力,双方要对等。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仲裁委员会综合考虑违约程度、收入水平、用人单位损失等情况。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的标准:违反服务期约定,违约金不得超过培训费用;违反竞业限制约定,违约金数额需事先明确约定。单位不可随意要求高额违约金,法律规定只有在特定情形下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才可要求支付违约金。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违约金赔偿标准是什么
    约定违约金的基本原则:
    一是违约金的数额应考虑双方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承受能力;
    二是约定违约金时双方要对等。
    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要求支付的违约金偏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劳动者的违约程度、实际收入水平、用人单位的损失等情况综合考虑。对于违约金约定偏高显失公平的,仲裁委员会可以酌情降低。
    二、劳动合同中如何约定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在规定劳动合同中可以设定违约金的两种情形的同时,还规定了两种情形下违约金支付的具体标准:
    1、《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2、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可以设定违约金,具体的违约金数额法律没有做出限制,需要当事人事先明确约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一般来说,违约金是具有惩罚性质的,很多单位都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实践中有些单位为了避免劳动者随意跳槽,会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高额的违约金。但并不是只要劳动者有跳槽或者其他一般的违约情形时,用人单位就一定能向劳动者要求高额的违约金的。
    法律允许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的情形,但这仅仅限于约定用人单位承担违约责任,若是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的话,《劳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了,只能在两种情形下,才能要求劳动者来承担违约责任,也就是涉及到向单位支付违约金的问题了。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违约金的赔偿标准应当考虑双方当事人的承受能力,并确保双方约定的违约金数额对等。劳动者如认为违约金过高,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仲裁委员会将综合考虑违约程度、收入水平和用人单位损失等因素,并可酌情降低违约金。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约定应遵循法律规定,包括按照服务期约定支付违约金和约定竞业限制下的违约金。违约金应具有惩罚性质,但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应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一条 【加班】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十九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46:25